首页 > 正文
守护“少年的你” 重庆这位民警妈妈有点“暖”
2023年10月13日 14:20 来源: 新华网

  民警吴冬琴正在准备进校园开展普法讲座的课件。新华网发

  新华网重庆10月13日电(陈雨)“谢谢冬琴妈妈的耐心安慰和悉心引导,你的帮助让我感觉很温暖,以后我一定好好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林林(化名)是一名12岁的留守少年,此刻正向重庆市潼南区公安局智侦中心民警吴冬琴讲述自己的人生规划。

  今年5月,与奶奶相依为命的林林误入歧途参与盗窃被抓获。吴冬琴办案时发现林林的情况后,主动关心关怀、持续开展帮扶,帮助他联系学校和申请低保。渐渐地,林林的生活回到了正轨。

  林林是吴冬琴帮扶的孩子之一。为孩子、家长和老师普及法律知识,重点帮助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由点及面找出更多有潜在不良行为的少年进行及时帮扶……扎根警营13年,吴冬琴在做好案侦工作的同时,努力守护未成年人,呵护他们健康安全成长。

  缘起案侦 民警妈妈开启守护“少年的你”

  “电影里警察深入虎穴侦查破案英勇形象,让小时候的我满怀憧憬,一心想做一名刑警。但我现在才明白,许多案件背后都藏着隐秘的伤痛。”吴冬琴说。

  几年前,吴冬琴在对一名女性嫌疑人实施抓捕时,发现一名衣着单薄的小男孩正躲在角落里怯怯地望着她,那是嫌疑人年仅3岁的孩子。看到这一幕,吴冬琴的内心被深深触动,随后她将孩子带回区局,当起了“临时妈妈”,并积极为孩子寻找临时抚养人。最终,男孩外婆将其接回家代为抚养。

  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吴冬琴始终忘不掉那个孩子望向自己的双眼,也忘不掉抓到未成年嫌疑人后,问及父母信息和所在地,对方迷茫的眼神。于是,她抽出大量时间对涉及未成年人的案件进行调查,发现涉嫌违法犯罪的孩子,很多都是缺乏关爱和正确引导的留守儿童。“这是许多留守家庭存在的问题,我不能视而不见。我要尽己所能的为这些孩子做些事,让他们阳光健康地成长。”吴冬琴说。

  吴冬琴正在查看“烦恼困扰清除箱”里孩子们的求助信息。新华网 陈雨 摄

  潜心耕耘 “冬琴护苗工作室”应运而生

  为更好地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吴冬琴开始认真学习各种未成年人相关法律法规、心理疏导等方面的书籍,并在日常工作中予以实际应用。在潼南区的中小学校园里,常常能看到吴冬琴站在讲台上为孩子们讲解《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身影。除了定期到学校开展反诈、禁毒、防性侵、反校园霸凌等不同领域的“安防课堂”,进社区、进乡村开展帮扶工作也是吴冬琴的重要课题之一。

  “我好像有性别认知障碍,很多同学都排斥我,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我今年初三了,担心考不上高中,觉得压力太大了,很焦虑,我该怎么办?”……在潼南实验中学的“烦恼困扰清除箱”里,孩子们留下了很多让自己困扰的信件,而这些信件不久后就会一一得到“冬琴妈妈”的回复。

  这是2022年5月,潼南区公安局成立了以吴冬琴为负责人的“冬琴护苗工作室”后,为更好开展未成年人教育帮扶工作的举措之一。

  近年来,“冬琴护苗工作室”与辖区多个中小学广泛联系,对重点未成年人开展一对一系统性帮扶,建立了系列未成年人保护机制和许多行之有效的举措。

  吴冬琴进校园开展普法知识讲座。新华网发(资料图)

  多方联动 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

  为对重点帮扶的未成年人进行及时干预和帮助,吴冬琴和工作室同事们创新研发了“护苗警盾”数据模型。通过数据模型对全区重点未成年人员情况进行梳理,并根据不良行为程度进行“红黄蓝”三色预警,将信息及时推送至学校、家庭、社区及各相关职能部门,对存在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员进行一对一帮扶,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今年15岁的小陈是“护苗警盾”数据模型的入库人员之一,也是吴冬琴重点帮扶的孩子。吴冬琴回忆,今年7月底,辖区发生多起盗窃摩托车案件,通过分析研判,警方明确身份后发现嫌疑人为4名未成年人,并很快将4名未成年人抓获,小陈就是其中之一。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吴冬琴了解到小陈的父母离异,对小陈的关心较少。了解情况后,吴冬琴常常找小陈聊天,给他科普法律知识,进行心理疏导。经过一段时间的帮扶,小陈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向吴冬琴保证以后再也不会出现偷盗等不良行为。如今,小陈正在为就读职业学校做准备。

  吴冬琴说,依托“护苗警盾”,潼南警方以成功化解未成年犯罪苗头20余个。今年以来,潼南区未成年人犯罪发案率同比下降30%,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了清朗的社会环境。

  把温暖的阳光撒进孩子的心里,撒到防范的角落,这就是吴冬琴最想传递的温度。吴冬琴说,未来,她将扎根一线,重点关注未成年人,守护他们的身心健康,愿每个孩子都能被看见、被理解、被关爱,都可以健康成长。

编辑: 陈雨
版权所有 新华网重庆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