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涪陵同辉科发依靠科技创新成功抢占特气市场

  10月31日,在重庆同辉科发气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辉科发”),一辆辆运输槽车整装待发,准备将充装后的高纯度氧化亚氮运往江苏盐城。10月份,同辉科发连续签约了天合光能、通威股份等一批下游合作商,预计全年营收将突破2亿元。

  位于涪陵白涛新材料科技城的同辉科发是一家专精特新企业,主要从事特种气体的研发、生产。今年以来,面对原材料上涨、利润回落等不利因素,其自主研发的电子级氧化亚氮依然保持在国内市场约50%的占有率,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6.68%,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升级工艺,制备高纯度特气

  记者在同辉科发生产区域看到,密布的粗大管道连通一座座银色塔罐,300多米外,重庆华峰化工产生的己二酸尾气通过管道输送至这里,经反复精馏、提纯,最终生成高纯度的氧化亚氮气体(俗称“笑气”)。

  “在国内同行中,我们是首个能将氧化亚氮提纯到99.9999%以上的特气企业,部分杂质指标甚至优于林德、昭和电工等外资气体供应商。”同辉科发副总经理崔秀龙说,公司生产的电子级氧化亚氮主要运用于半导体集成电路、液晶面板、太阳能、光电等行业,其下游合作方不乏有中芯国际这样的国内芯片制造大厂。

  早在2021年,公司便批量投产了首批电子级氧化亚氮,多项技术突破国外封锁,成为国内首家实现电子级氧化亚氮国产替代的特种企业制备厂商。今年以来,同辉科发瞅准市场,对高纯度氧化亚氮装置进行优化提升。

  通常,电子特气要求纯度在4.5N以上(N指纯度百分比中9的个数),每提升一个数量级,都是对工艺的一次极大考验。依托中国科学院的技术支持,企业成立了自主研发团队,在己二酸尾气提纯的基础上,对精馏、纯化、分离等核心步骤进行流程再造。

  “纯度是检验电子特气最重要的指标。”崔秀龙说,每一次实验都像在进行一场“极限”考验。经过持续攻关,同辉科发终于制备出纯度在6N以上的电子级氧化亚氮气体,建立起两条特气生产线,日均产能在55吨左右。

  自创物流槽车,赢千万订单

  对特气厂商而言,储运一直是生产供应中最重要的一环。气体密度小,单车运输量少,导致运输效率低、价格高,其成本往往要占气体生产的30%—40%。“目前,我们正在进行运输槽车的创新研发,通过提升运输效能,为下游企业节省成本。”崔秀龙说。

  记者看到,厂房装卸区,首批试用车辆已进入测试环节。利用普通的鱼雷车,一车最多能装载8.8吨特气,而同辉科发自主研发的专用槽车,一趟就能运输20吨。

  “奥秘就藏在槽车的自控恒温器里。”崔秀龙解释道,液态氧化亚氮的体积比气体状态小得多,普通的运输车没有温控装置,只能以气液混合的形态进行运输,而他们研制的自控加热腔,能让氧化亚氮以液体状态进行运输,这样车辆能一次性运输更多气体,从而大大减少成本。

  物流技术的投入为他们赢来更多订单。10月,同辉科发就成功签下天合光能四季度订单,对方预计购买500吨电子级氧化亚氮,价值千万元。

  “物流成本是我们考虑最多的因素。”天合光能采购部负责人说,市面上,每公斤电子级氧化亚氮的售价为40元左右,通过控制运输成本,同辉科发的价格更具优势。

  同辉科发的国外订单数量也在持续增长。今年国庆节期间,2条生产线马力全开,加紧赶制销往日本、越南、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订单。

  数字化产线改造,力争实现全年2万吨产能目标

  “今年,我们的研发投入预计将达1100万元,占整体销售额的5.5%以上。花更多功夫在技术创新上,是我们扛住市场压力,稳健前行的重要原因。”崔秀龙说。

  精馏是电子级氧化亚氮生产工艺中的重要一环,反应塔里包含了数十种设备,利用液体、气体的沸点差异,反复地蒸馏、吸附,将杂质分离出来。

  过去,设备全靠人工巡检。“人工记录的数据保存性差,又容易出错,给后期的设备保养维修带来很多不便。”今年,同辉科发加快推进数字化产线改造,引入数控设备,完成了精馏环节的改造升级。如今,依靠大数据采集分析,工人在终端大屏前就能实时监测产线的能源使用及设备运行情况,一旦出现压降、泄漏等异常情况,系统便会实时报警,提醒技术人员第一时间前往维修。“机器换人后,一个工人能干三个人的活儿。”崔秀龙说。

  接下来,同辉科发还将推进数字车间建设,通过自动化监控等,对生产方案进行更新优化,提高原料使用率和尾气利用率,实现节能增效。四季度力争实现全年2万吨的产能目标,同比增长11.1%。(记者 左黎韵)

编辑: 曹妤
版权所有 新华网重庆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