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会现场。新华网 曹妤 摄
新华网重庆11月23日电(曹妤)基层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事关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11月22日,江津区召开以“三会”解决“三事”专题研讨会,会议聚焦“党建统领基层治理”等11个选题,来自高校、各行业的专家学者50余人,共商共议基层治理经验。
何谓“三会”和“三事”?“三会”即网格邻里会、社区评议会、街道联席会;“三事”即将基层治理事务科学划分为“家事”“共事”“公事”。把“三事”分流由“三会”分类分级处理,充分发挥“141”整体智治优势,推动民主协商组织联合、力量整合、周期闭合。
该治理体系由江津区鼎山街道率先推出后,在江津区得以推广。据统计,自“三会”解决“三事”运行以来,群众参与率由68.8%提升到100%,满意率由66.90%提升到99.78%,江津区各个街道各类矛盾纠纷数量同比下降35.2%。
要想通过“三会”实实在在把“三事”议好、议到位,真正破解基层治理难题,一套完整、科学的议事程序必不可少。对此江津明确了“共同协商‘出主意’、多方联动‘协同办’、张榜公示‘大家评’”的三步议事办法,矛盾纠纷调处有人主办、有人监督,结果要向群众反馈,接受群众评议,实现了问题“发现—分析—解决—评价—反馈”的全过程精准闭环。
事实上,“三会”解“三事”只是江津区探索党建统领基层治理的缩影。今年以来,江津区加快实施“党建扎桩·治理结网”党建统领基层治理现代化改革,均收效显著。会上,有关人员介绍了他们的做法,即逐步完善区、街道、社区城市基层党建三级联席会议制度,落实资源、需求、项目“三张清单”。全覆盖推广运用乡村治理“积分制”“清单制”,总结提炼“院落制”经验做法,建立党员联系户,全面落实“三联系”“四必到”“五到位”工作机制,实现乡村有效治理。
下一步,江津区将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集众家之所长,深入挖掘、总结、提炼相关做法,丰富更多“有事好商量”的基层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