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26日,以“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聚焦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暨中国教育学会第三十五次学术年会在渝召开。3000余名来自全国各地基础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校长、教师汇聚一堂,共同研讨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路径、新方法。
▲11月25日,重庆渝州宾馆,第三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暨中国教育学会第三十五次学术年会现场。记者 崔力 摄/视觉重庆
本届论坛由中国教育学会、市教委、九龙坡区政府主办,以“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通过主旨报告、校长星空、主题发言、课堂观摩、分论坛、微论坛等多种形式,全面展示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前沿进展、学术成果与实践探索,助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11月25日,重庆渝州宾馆,第三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暨中国教育学会第三十五次学术年会现场。记者 崔力 摄/视觉重庆
在开幕式上,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陈杰通过视频方式致辞。他认为,下一步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要着力把握正确政治方向,重点落实好中小学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切实抓好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着力保障教育公平,要大力促进区域基础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强特殊群体关爱,着力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以新技术赋能教育教学,并系统构建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体系;着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完善教师管理制度;着力促进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要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发挥学术组织专业优势,搭建基础教育领域国际交流平台,讲好中国基础教育故事,传播中国基础教育经验,展示中国基础教育良好形象。
▲朱之文。记者 崔力 摄/视觉重庆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朱之文表示,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扎根一线教育实践,深入研究中小学幼儿园育人实践中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在学术上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田祖荫。记者 崔力 摄/视觉重庆
在论坛主旨报告环节,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田祖荫作题为“努力夯实教育强国基点,加快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创新”的主旨报告。他提出,当前重点要抓实抓好党建德育、布局规划、扩优提质、“五育并举”、科学教育、“双减”落实、教育数字化、协同育人、国际交流、校园安全10个方面工作,使基础教育发展真正“往高处、往深处、往远处、往实处”。
▲崔允漷。记者 崔力 摄/视觉重庆
“课程强则学生强,课程强的关键技术在于教学评一致性。”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修订组组长崔允漷表示,教学必须从课程标准、教材要求出发,最终通过考试评价回到课程标准。他围绕课堂教学评一致性存在的目标如何清晰、评价任务如何设计、评价任务如何嵌入三大难点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并提出建议解决方案。
▲黄荣怀。记者 崔力 摄/视觉重庆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互联网教育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基地(北京)主任黄荣怀认为,数字教学法对教育数字化转型影响深远。要培养学生的数字能力,使他们能够有效地运用数字工具和资源进行深度学习;要采用基于证据的教学和学习方法,利用高质量的数字资源支持有效的学习成果;要创建融合相关数字技术的学习环境,以增强教学和学习体验;要鼓励人类教师与可信的人工智能系统之间的合作与互动,以优化学习过程。
▲刘希娅。记者 崔力 摄/视觉重庆
在“校长星空”环节,重庆谢家湾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总校长刘希娅,天津市第十九中学党总支副书记、校长卢冬梅,浙江省杭州市钱学森学校书记、校长、时代小学校长唐彩斌分享了在学科育人、课程育人、综合育人等方面的实践探索与经验。
同期举行的还有19场平行分论坛、19场平行微论坛,参会嘉宾围绕教育强国、教育家精神、培根铸魂、家校社协同育人、学校治理等百余个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重点热点问题展开研讨和交流。(记者 云钰 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