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28日举行的重庆市渝中区2024年度重点民生实事新闻发布会上消息,渝中区将在去年民生实事成效基础上,持续推动15件重点民生实事落地,解决一批群众关切的民生问题。
在充分征集与调研基础上,渝中区政府将逐步落实的15件重点民生实事包括:老旧小区改造和社区服务提升、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双减”、市政设施品建设、残疾人关爱服务、婴幼儿照护服务、“渝好空间”建设(妇女儿童综合服务体)、交通缓堵保畅、普惠性学前教育、“劳动者港湾”打造、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稳就业促创业、文体惠民工程、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便民服务中心亲民化改造等。
“除关注青少年、育儿家庭、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外,我们还将推动老旧小区改造、市政设施品质提升、交通缓堵保畅与公共文化需求等民生项目的落地。”渝中区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萌表示。
实施老旧小区改造是市民关注的民生问题之一。今年渝中区将新开工7个片区的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包括胜利路片区、菜园坝东部片区、枇杷山社区、人民路片区、金银湾片区、解放西路66号、肖家湾片区,总建筑面积约47万平方米,续建项目力争完工150万平方米。
为回应具体的养老问题,紧抓落实“老有颐养”,渝中区正牵头编制《山地城市老旧住区适老化改造技术标准》,为残疾人、老年人等提供更加方便、适宜的环境;在设施建设方面,渝中区将规划在街道设置养老中心11个,在社区设置站点68个,建成22个社区食堂,覆盖11个街道,实现服务网络前移到社区和家门口,让老人在十分钟服务半径内享有养老服务。
在市政设施品质提升方面,为解决新增绿地面积“先天不足”的问题,渝中区计划在总部城、罗家院、向阳隧道上方开展口袋公园建设,鼓励区级平台公司、各街道及社会单位利用架空平台、边坡堡坎、崖壁河滩积极开展立体绿化建设,优化社区绿色生态空间。
此外,作为国家首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渝中区将在文化与体育惠民方面开展重点工作,“我们在重庆率先提出‘10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和‘10分钟健身圈’建设,”区文旅委副主任唐雪介绍到,“具体将落实到文化惠民项目、市区级公共文化空间、街头文艺品牌与人文艺术景观建设等方面。”(王龙博 曾明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