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长共话思政教育实践 铜梁这场论坛助推成渝双城经济圈教育协同创新-新华网
新华网 > 重庆 > 信息 > 正文
2025 05/09 16:48:14
来源:铜梁区教委

校(园)长共话思政教育实践 铜梁这场论坛助推成渝双城经济圈教育协同创新

字体:

  如何让每一所学校成为思政教育的灯塔,照亮学生成长的精神航路,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的新局面?5月8日,2025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教育协同发展论坛暨铜梁区第三届教育高质量发展校(园)长论坛总决赛在重庆市铜梁区举行,活动以“好思政 好校长”为主题,300余位成渝地区的教育专家、校(园)长及观摩代表齐聚一堂,共同为教育协同发展与思政育人的创新实践聚智聚力。

  重庆市铜梁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廖英致辞。

  “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重庆市铜梁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廖英强调,教育是党之大计,国之大计。希望通过本次论坛,大家以教育家精神为火种,以校长治校智慧为纽带,让思政教育从书本里的真理变成生命的信仰,让每位校(园)长都成为点亮学生精神灯塔的人,让成渝教育协同从物理聚合走向化学融合。

  重庆市教育学会监事长粟梅讲话。

  重庆市教育学会监事长粟梅指出,思政教育是滋养学生精神世界的源头活水,校长作为办学治校的核心力量,必须以更高段位、更实举措推动思想教育融入育人的全过程。期望各位校(园)长能够当好思政育人的“定盘心”,勇担改革攻坚的“主心骨”,善于教育生态的“织网人”,书写好“大思政好校长”这篇大文章。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基础教育处副处长戴戈讲话。

  “铜梁区的思政育人成果已经成为重庆‘红岩’思政育人品牌的一面旗帜。”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基础教育处副处长戴戈在讲话中对铜梁区在教育改革与发展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他表示,思政教育不是“独奏曲”,而是一个“大合唱”,期待大家能把论坛的好声音转化为育人的新行动,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的新局面,助力打造新时代西部教育新高地。

  成都市双林小学校长王桔分享“双馨”大思政育人实践。

  决赛演讲环节,铜梁二中党委副书记、校长周有龙作分享。

  铜梁区第四实验幼儿园园长唐娟从一棵秧苗引入,分享了幼儿园在自然中生长的思政教育。

  决赛演讲环节,来自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14位校(园)长围绕主题,结合学校实际,分享了各自在思政育人方面的创新实践和成功经验。

  重庆市巴川中学校校长蒋扬勇以《建构思政育人“大模型”定义未来学校“新样态”》为主题作演讲,指出算法是思政育人的“源代码”,算力是教育生态的“操作系统”,算量是师生成长的“参数沉淀”。

  铜梁区第四实验幼儿园园长唐娟则从“自然德润”思政实践与探索给大家带来《自然育梦润童心 思政铸魂启新程》分享,表示自然教育的本意是“返回”,让童年回归大地,让教育回归自然,让孩子在天地课堂里完成生命的思政课。

  大家围绕如何构建思政课程体系,让思政教育更具系统性和针对性;如何利用本土文化资源,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思政教育活动;如何借助信息化手段,创新思政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模式等话题,从理论的深度,实践的广度作分享,展示出新时代校(园)长的教育智慧和责任担当。

  此外,活动特邀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党委书记凌晓明,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副院长唐斌,沙坪坝区教师进修学院党委书记、院长余华云,教育部思政课大中小一体化专家王晓鸥,重庆市教育家型校长左亚等专家作为本次论坛的评委。

  现场进行颁奖仪式。

  经评审,此次校长论坛共产生特等奖及一、二、三等奖,并现场举行颁奖仪式。

  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副院长唐斌作点评交流。

  唐斌在点评交流中表明,14位校(园)长对学校的思政教育如数家珍,彰显出各校(园)长“亲自主抓、精心设计、深度参与、作用凸显、各显神通”的特点,并就“思政的理解、校(园)长的定位、育人的着力、体系的完善、地域的观照、未来的思考、今后的方向”七个方面作专业指导。

  铜梁区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铜梁区教育高质量发展校(园)长论坛迄今已连续举办三届,已成为铜梁区教育发展的品牌活动之一。论坛不仅为成渝地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交流学习的平台,更为两地协同发展注入新动力,有利于两地进一步深化合作,共同推动成渝双城经济圈教育高质量发展。(完)

【纠错】 【责任编辑:李华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