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公司员工引导在期货公司开户投资造成亏损、银行无从业资质的员工担任理财顾问推荐购买基金、上市公司产品负责人利用近亲属账户内幕交易……日前,成渝金融法院联合中国证监会重庆监管局、四川监管局,公布了10起投资者保护典型案例,发挥金融审判的裁判规则引领作用,筑牢投资者权益法治屏障,护航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成渝金融法院发布了“丁某等投资者与某科技公司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系列案”“某投资管理公司诉某证券公司合同纠纷案”等5个典型案例,涉及证券、期货、私募基金等领域。
成渝金融法院以示范判决认定的案件事实和适用法律作为参照,借助行业专业调解组织进行委派调解,发挥人大代表的公信力、亲和力优势,采用“示范判决+平行案件委派调解+司法确认”的多元联动全链条解纷模式,推动群体性证券纠纷实现高效、便捷、低成本的批量处理。
成渝金融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梁咏蜀表示:“成渝金融法院高度重视投资者权益保护工作,依托川渝跨省域金融司法与金融监管的协同治理机制,依法审理相关案件,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扎实有力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重庆监管局发布了“俞某内幕交易某上市公司股票案”“某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法案”等3个典型案例。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四川监管局发布的“丁某内幕交易某上市公司股票案”“某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法案”2个典型案例,涵盖内幕交易、虚假陈述等违法行为。
通过此次典型案例的发布,警示各参与主体,违法违规必受惩处,督促上市公司规范治理,中介机构尽职履责,净化投资环境,提升资本市场的公平性、公正性和透明度。司法部门和金融监管部门呼吁,市场各参与主体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共同维护资本市场的良好秩序,为广大投资者创造一个更加公平、公正、透明的投资环境。(韩梦霖 李真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