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离线,需赶紧维修。”日前,在巫山县曲尺乡老龙洞,滑坡监测设备因供电不足导致机器处于离线状态。技术员胡海波收到管控平台发来的消息后,迅速背上修理包出发进行维护。不多时,设备恢复供电重新投入运行。
这是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投用的“危岩地灾风险管控平台”,开展日常监管及维护的缩影。
为做好全市特别是三峡库区危岩地灾防治,近年该局对市内1万多个隐患点进行地毯式摸排,全面掌握地灾风险隐患底数,通过接入多类数据、6万多台监测设备和200多个视频监控,实现横向多跨协同、纵向三级贯通的闭环处置,为全市各处危岩地质灾害防治装上一双数字“千里眼”,可为每一处危岩出具“体检报告”。
在8月10日12时-11日6时,重庆多地遭遇强降雨,一度造成道路受阻,人员被困等情况。强降雨有可能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如何及时应对?
对此,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表示,该局已要求全市规划自然资源系统加强巡查排查、监测预警、值班值守,落实直达基层防灾责任人临灾预警叫应机制,做好地质灾害防范应对。
“在地灾隐患巡查进程中,智能化设备派上了大用场。”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隐患巡查中,工作人员使用InSAR(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设备进行降雨隐患排查,既可有效排查潜在的地灾隐患点,又能及时排查已发生灾险情的隐患点是否存在新的变形等情况。
“一旦收到地灾预警信息,我们将迅速展开现场核查并立即组织群众撤离。”该负责人表示,全市规划自然资源系统工作人员将与“四重”网格员共同坚守一线,采用“双防”联动,运用智能化监测设备预防并及时处置地灾险情。
【纠错】 【责任编辑:彭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