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企业公益托管点让职工告别“暑假焦虑”-新华网
新华网 > 重庆 > 正文
2025 08/13 09:19:26
来源:重庆日报

重庆企业公益托管点让职工告别“暑假焦虑”

字体:

  8月12日早上8点半,重庆两江新区问界汽车总部(两江)2号楼大厅,何李和丈夫目送11岁女儿李相宜蹦跳着扑进穿红马甲的志愿者怀里。“妈妈爸爸下午见!”孩子清脆的道别声刚落,夫妻俩便转身快步走向办公室——这个夏天,这个赛力斯双职工家庭,终于不用再为平衡工作和照顾孩子而焦虑了。

  今年初,“为未成年人提供假期公益托管”首次作为全市15件民生实事写入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问界汽车总部(两江)托管点是全市1000多个暑期公益托管点位之一,自6月30日开课以来,已为近30名像李相宜这样的企业职工子女提供服务,让家长得以安心投入工作。

  晨光里的“无缝衔接”

  早上刚刚8点,2号楼一楼的党工活动室,穿红马甲的志愿者李思雨已经“到岗”,签到表也摆在了桌上。

  8点50分,签到台旁突然热闹起来。蒋秀铃拉着女儿龙琬琰冲过来,工牌在胸前甩得啪嗒响。“差点睡过头,还是娃儿把我喊醒。”她笑着把女儿往志愿者怀里一送,理了理孩子歪掉的发卡,转身就往厂区跑。“妈妈,我会听话的,你别担心。”琬琰扒着托管班的玻璃门大喊。蒋秀铃朝女儿挥了挥手,消失在拐角处。

  9点整,托管班的门缓缓关上。李思雨数着签到表上的名字,25个红勾在晨光里格外清晰。窗外,园区里员工紧凑有序的脚步声,与托管教室里的早读声交织在一起。

  在这个由党工活动室临时改造的空间里,15张课桌拼出长方形学习区,依墙而立的书架摆满了图书。

  托管班开班第一天,李思雨就在这里服务。一个多月来,她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着每个孩子的特点:汪语芯手工很棒,黄艺乔书法厉害,向祉宇空间想象力强,陈曦特别喜欢读书……

  “我们会根据孩子们的兴趣和特长设置课程,让他们的暑假集体生活更有趣。”专门负责问界托管班的煜昆青少年发展服务中心社工江丽巧介绍,虽说托管是公益性质,但是课程设计绝不打折扣。平均每天,都有3名大学生志愿者来上课,他们所学专业不同,有汉语言文学、历史、英语、播音主持等等,能为孩子们提供多方面的学习辅导。

  课堂上的“成长密码”

  “这个‘影子变变变’光与影的游戏,我昨天就在期待了!”10岁的徐钦俞最喜欢科学实验课程。

  只见李思雨用投影仪在白墙上投出各种手势。徐钦俞突然跑到前面,用手比出一个汽车方向盘的形状:“这是我爸爸每天握的东西。爸爸说他方向盘打一圈,汽车就能转弯。”徐钦俞边说边转动着手指,投影在墙上的影子也随之旋转。李思雨趁机给同学们讲解了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孩子们听得入迷。

  为了增加课程的互动性,李思雨还特别设置了体验皮影戏的环节,孩子们自由分组,自导自演一场属于自己的皮影戏。

  这样的情景教学,是托管点课程设计的常态——既有暑期作业辅导,还有内容丰富的特色实践课。

  除了这些,托管班还特别注重对孩子思想的引领。

  “你们知道过去的中国是什么样的吗?”“我知道,中国以前打过仗。”“过去的中国没有手机。”……当天下午的红心闪耀童心向党课上,志愿者高原绘声绘色讲述近代以来中国的发展变化。借助短视频,高原将刘胡兰和小萝卜头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

  “听了这些故事,我们来试着画一下天安门吧。”老师一提议,小朋友们就拿起笔在纸上勾勒起来。

  办公室里的“亲情纽带”

  傍晚6点,家长们陆续来到托管点接孩子,大厅里瞬间热闹起来。

  “娃儿平常在长寿读书,以前暑假都要把她接到身边来,但因为我们夫妻俩都上班,她只能一个人在家。”李红梅翻看娃儿作业本时,声音有些哽咽,“别说学习了,连孩子吃饭我们都顾不上,对娃儿很愧疚。现在有了托管班,她不仅能学到知识,离我还近,午饭时间我都能来看看她,陪她一起吃个饭。她前几天给我说这是她最开心的一个暑假,明年还要来!”

  夜幕降临,托管点的灯光逐盏熄灭。李思雨整理着当天的活动照片,准备发到家长群。她的手机弹出一条新消息,是一名家长发来的:“谢谢你们耐心的辅导,让孩子们度过了一个快乐又充实的暑假。”

  两江新区团工委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暑假,全区共开设3个企业班、27个社区班、1个学校班,累计开设170期,服务青少年4200人次。开设企业班旨在更好服务新区企业职工,为企业职工安心工作、子女健康成长营造更优质的环境。托管点位选址紧邻企业办公区,职工上班时送娃、下班时接娃,彻底解决工作期间的后顾之忧。

【纠错】 【责任编辑:彭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