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社会性足球赛事与学校教育深度融合?重庆市巴川中学校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今年10月,“渝超”与学校开展跨界合作,创新推出“MINI渝超”校园足球联赛,让八年级的38个班级分别代表重庆不同区县参赛。这项为期三个月的赛事,不仅注重足球技能比拼,更成为学校推动素质教育的重要平台。
“MINI渝超”比赛中,八年级38个班级分别代表重庆不同区县参赛。
学生们在比赛中展现良好的竞技水平和体育风尚。
比赛采用七人制简化赛制,学生在比赛中展现出良好的竞技水平和体育风尚。精准的传球、默契的配合、精彩的射门,两个场地同时进行的揭幕战共打入11粒有效进球。
“我为家乡代言”环节,各代表队带来精彩表演。
此外,揭幕战上还进行“我为家乡代言”环节。代表涪陵区的班级用创意舞蹈再现榨菜制作工艺;代表梁平区的学生以灵动舞姿展现梁平柚的丰收景象;潼南区的代表队用“酸甜”主题演绎柠檬特色;石柱县的同学们则带来了原生态的土家歌舞……这些充满创意的展示,让足球赛场同时成为重庆地域文化交流的舞台。
“比赛不是根本目的,我们更关注学生在过程中的收获。”重庆市巴川中学相关负责人表示,场上球员体验着专业赛事的氛围和团队配合的快感,场下观众则感受着为家乡代表队助威的激情。特别设置的点球大战环节和趣味奖励机制,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参与其中的乐趣。
据了解,这场MINI渝超赛事,是重庆市巴川中学与渝超战略合作的深化实践。学校充分利用学生来源覆盖重庆市38个区县的特点,将社会赛事资源转化为教育契机。在“我为家乡代言”环节的驱动下,既增进了对家乡文化的认同,又在竞技中培养了团队精神和拼搏意识。
重庆市巴川中学相关负责人表示,学校将持续以“打造中国素质教育第一品牌”为目标,在渝超赛事中全程深度融入,后续还将开发相关的项目式学习课程,组织学生开展实地调研、课题研究,多维度挖掘足球赛事的教育价值,为“渝超”注入教育内涵,也为素质教育开辟新的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