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敬老,司法传情。近日,渝中法院“法护夕阳红”涉老权益司法保护品牌充分发挥机制优势,联合人大代表、民政部门、社区力量,成功调解一起涉及孤寡老人的房屋腾退纠纷,以“多元调解+司法护老”的方式,实现案结事了人和,彰显了司法在基层治理中的温度与力量。

一案涉两难,司法裁判“不简单”
刘某甲与刘某乙系姐弟,因一套公房居住权对簿公堂。弟弟作为承租人要求姐姐搬离,而姐姐作为孤寡老人,曾出资装修并长期居住,若强制腾退,将面临无家可归的困境。
承办法官在审理中发现,此案不仅关乎权利归属,更关乎老人的基本生存保障与亲情维系。为实现“办理一个案件,温暖一个家庭”的效果,渝中法院启动“法护夕阳红”多元解纷机制,引入多方力量协同开展调解工作。
“法院+”联动,打通解法亦解心的“最后一公里”
渝中法院邀请市、区两级人大代表、区民政局与社区工作人员共同组成调解小组,分别从法律、政策、伦理、社区关怀等角度开展疏导工作,并联系其他亲属协调解决老人的居住问题。经过多轮沟通,最终促成和解:姐姐同意两个月内搬至父母遗留的房屋内居住,弟弟自愿放弃占用费请求,既维护了法律制度的严肃性,也解决了老人的居住问题,消解了双方的矛盾与隔阂。
机制再升级:打造“法护夕阳红”工作品牌
以此案为契机,渝中法院进一步总结提炼“法护夕阳红”品牌工作机制,形成“一二三四”工作法:
一个品牌引领:以“法护夕阳红”为核心,制定出台工作制度,整合各类涉老司法资源,打造专业化、人性化、系统化的为老司法服务矩阵。
两项原则融合:坚持“权益保障+情感修复”并重,在审理中既明法析理,也注重家庭关系的修复与社会效果的优化。
三方协同联动:构建“法院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多元解纷体系,引入民政、社区、人大代表、心理咨询师等力量,形成护老合力。
四维服务延伸:提供“联动调解+巡回审判+司法救助+普法宣传”全流程服务,将司法保护延伸至家门口。
 
 
